作者:陈胜林来源:给思考留点时间一个十分扎心的真相是,很多人焦虑的源头不是没有思考,而是思考太多。思考太多就是:担忧过去的决策是否正确,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,却唯独无法专注于当下。比如,工作上出了一个疏漏,就情绪低落,不断懊悔、自责:“如果当时没有那么做,就好了”。比如,接到一个任务,还没开始干,就担忧:“这个事情太难了,我肯定做不好”、“我要是没做好,领导会不会批评我,甚至开掉我?”……过度思考,说白了就是想得太多,在情绪中反复内耗,不肯放过自己,不断消磨心力。如果你总是责怪过去,或者担心未来,你的内心就会失序,思绪也因此陷入瘫痪,从而阻碍你去解决真正遇到的问题。那么,该如何摆脱这种情况呢?1调整认知强化正向归因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归因方式。归因方式是指,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,进行推测和解释的特定方式。很多人过度思虑,就是归因方式存在问题,习惯于“负面归因”。负面归因是一种将事件结果(尤其是消极事件)归结于内部的、稳定的、不可控因素的归因方式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当你将辛苦加班搞定的方案发给领导时,他迟迟未回消息。负面归因是:“完蛋了,肯定是方案不通过”;“我白干了,我为什么总是做不好?”这时候你会提前陷入忐忑不安和焦虑中。与此相对的是正面归因。正向归因,指的是将成功归因为内部、可控、稳定因素(如自身能力、努力、良好习惯等);将失败归因为外部、可控、不稳定因素(如环境变化、沟通不畅、偶然状况等)的积极归因方式。比如上面的例子,正面归因就是:“领导可能在忙,还没时间仔细看方案,我先忙别的事情去了。”心理学有一个经典的“情绪ABC理论”。我们对事物态度的成因分成三种,分别是:外界事件(Activating event),信念(Belief)和情绪反应(Consequence)。其中,影响情绪反应的决定性因素,并非外界事件本身,而是我们的自身信念。当我们习惯于正向归因时,我们就能对大部分的事情有积极正向的情绪,从而减少情绪对思考和行动的干扰。很多人习惯于事事反思、斟酌、忐忑、怀疑……本质上是存在低价值感和缺乏安全感。低价值感——产生焦虑不安情绪——面对前路选择时纠结害怕——无法放下恐惧,更加焦虑不安——更加低价值感。2用行动减少不确定性很多人焦虑,往往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畏惧。而积极的行动,能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。行动可以增加一个人的笃定感,你做一分,事情的确定性就会多一分,笃定感就会多一分,当你去做十分,未来就会变得确定十分,笃定感就会越来越强。美国知名作家弗洛伦丝・希恩说: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,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,持续累积而成。。很多事情,行动起来,就能解决80%的问题,剩下的20%就是很简单的执行问题。那么,如何行动呢?第一步是:拆解。拆解目标,任何看起来再大、再复杂的难题,都可以被分解小目标。拆解行动,给予小目标,为了达成小目标,我们可以做简单且确定的一系列行动。第二步是:行动。先从5%的改变开始,坚持微小的行动,解决掉一个事情,你的焦虑就大大降低了。为了使行动落到实处,我们可以制定日程表,每月做什么,每周做什么,每日做什么,细化到每天的日程上。第三步是:复盘。经过一系列行动后,就会知道哪些行动有效,需要强化,哪些行动无效,需要调整。做一个复盘,总结经验教训,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。第四步是:迭代,形成方法论。将复盘得到的结论,应用到下一轮的行动,迭代行动方法、步骤,最终形成完整的方法论。如此循环,对于未知的恐惧,就落实到具体的踏实的行动中去了,焦虑的情绪也将随着行动而被疏散。3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好的结果是人人都想要的,大多数人关注的都是结果,极少关注过程。过于关注结果,就会导致两个问题:① 拖延:还没开始做一件事,就开始焦虑,在脑子里预想了无数个失败后果,极力地想把事情做好,但又不行动,从而陷入无限的拖延中。② 反刍:对结果无法释怀,反复在心中咀嚼一件事。比如,挨了一次骂就耿耿于怀,情绪低落,始终走不出来。这时,我们转变下思路,把关注结果转换成关注过程。结果是无数过程的集合,把过程做好,结果自然也不会差。与其对结果焦虑内耗,不如关注过程,去寻找“果”背后的因。《积极心理学》中说:“人类所担心的事情,或者说每个个体所担心的事情,其实将来90%都没有变成现实,但是你为它付出了90%的瞎耽误功夫和担心。”所以,很多焦虑是没有必要的。当我们关注于过程时,就能聚焦于现实的每一个目标,对应的达成策略、执行的动作和事情上去。做得好加强优化,做得不好就改变迭代。叔本华说:事业和工作的乐趣,不在于取得的成功和业绩,更多的乐趣在于跌跌闯闯的过程中。所以,忘却结果,关注过程吧!4升维思考,改变认知很多时候,我们焦虑,往往是因为对事情不全面认知导致的。比如,你去做一个事情,当你的认知不够的时候,你要么不知道该如何入手,抓不到一团乱麻中的线头,要么就会急于求成,难以保持耐心和专注。核心就是修炼我们系统思维,改变认知,具体怎么操作呢?① 清晰思考也就是深度思考、全局思考、动态思考结合起来。多问几个为什么,层层剥洋葱,从现象抓到事物的本质,一杆子插到底。然后全局看待一个事物,找到其中的关联和影响,考虑整体,最后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在不同的时间,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同一个问题。②积累好的认知模型学习查理·芒格,积累更多有效决策的心智模型。比如进化论、反推法(排除法)、复杂性理论、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、复利效应、基础数学、基础数学、微积分、可证伪性等知识和思维模型。这容易帮助我们在面临复杂的问题的时候,能快速找到可参考的思考方向,从而找到解决方法,做出好的决策。5这里是总结人这一辈子,谁都有遇到问题的时候,谁都有陷入焦虑的时候,适度的焦虑并不可怕,但过度的焦虑需要及时干预和寻求专业帮助。从此刻开始,停止焦虑,清空心里的垃圾,别再和自己较劲。真正救自己于水火的只能是自己。能摆脱精神内耗,焦虑的人也只有你自己。当我们不再焦虑,更多关注行动和过程,你会发现之前在意的不过是浮云。做具体的事,好好爱自己,即便一路上需要披荆斩棘,我们要把这破碎又璀璨的人生活出精彩。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— THE END —本号致力于“好文”推送,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所发内容仅供学习、交流之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,若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留言联系。【必学线上课程】【全面专业系统的管理服务体系】陪伴企业成长——帮助企业持续管理能力改进辅导/微咨询/实践工作坊/定制服务为组织赋能——帮助企业管理绩效提升线上/线下课程/专题内容详情请咨询:电话:010-65101109微信:13811377374提升管理功底,获得更多管理思想与实践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